新时代青年视角下五四精神的内涵及弘扬

daixie 1081 0

  一百年前的1919年,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以青年学生为主导的五四运动,进步青年为挽救祖国危亡走上街头,发起了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四风雷动九州,惊天撼地湃洪流。中华觉醒揭新页,民族复兴掀盖头。”新民主主义革命肇始于此,南湖游船上的畅想肇始于此,甚至天安门上的宣告亦肇始于此。同时由此衍生出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爱国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当我们重温激荡岁月、纪念五四运动之时,尤为重要的是传承五四运动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广大青年要不断汲取五四精神中的丰富营养,肩负起弘扬五四精神的历史使命,使五四精神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贡献新养料、开拓新局面。

近代史思辨录


  一、五四精神概述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上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遭到、中国主权被西方列强践踏,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泡沫。在软弱无能的北洋军阀政府已准备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危急情况下,北京的爱国青年学生率先反抗,五四运动由此爆发。爱国青年们喊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即使在暴力的镇压下也毫不畏惧、从未妥协,很快便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形成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壮观局面。一百年中,五四运动催生出的伟大的精神力量不断鼓舞和引领着一代代中国青年。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中国人民秉持着“宁为救国死,毋作亡国奴”的信念,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了伟大的社会革命,传播了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关于五四精神的内涵概括一直众说纷纭,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于五四精神有着不同的概述。五四运动的亲身参与者、北京大学的学生罗家伦首先将五四精神概括为牺牲精神、批判精神和民族自决精神;李大钊将爱国主义、直接行动和追求自由视为五四精神的核心;陈独秀指出五四精神在于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五四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胡锦涛将五四精神概括为爱国、进步、民族和科学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二、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

  尽管五四运动离我们当代青年愈来愈遥远,但五四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或者泯没。在当年,五四精神引导着进步的知识青年们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挺身而出、奋起抗争。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五四精神有了更加积极的内涵。正如李大钊所盼望的:“中国学生界,把这种精神光大起来,以人类的自由的精神扑灭一切强权,使正义、人道、一天比一天地昌明于全世界,不要把他看小了,把他仅仅看做一个狭义的爱国运动的纪念日。我更盼望从今以后,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都加上些新意义。”


  (一)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和根本,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五四时期的爱国精神主要表现为“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头可断、血可流也绝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

  在新时代,爱国精神则应时而变,不再需要广大青年像革命勇士那样,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而转化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的民族复兴、使命担当,包含着强烈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依然发挥着坚如磐石般的作用。


  (二)进步精神

  进步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本质。五四时期的进步精神是知识分子摈弃“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文化复古主义,对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制度进行反抗,并最终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新时代,进步精神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追求民族进步、维护国家的主权的进步精神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意义重大。要求着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实践创新,关心社会现实发展和人民真实需要。


  (三)民主精神

  五四时期的民主精神即是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的德先生。是指反对封建礼教的旧道德,提倡自由平等的新道德,主张消灭阶级特权,使人民群众的思想逐渐解放、民主意识不断产生、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邓小平曾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时代的民主精神主要包含坚持党的领导、培养民主意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四)科学精神

  五四时期的科学精神即是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的赛先生。是指尊重现实,反对迷信和盲从,积极宣传理性、探索科学真理。

  新时代的科学精神则是要求广大青年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方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投身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另一方面坚持科学理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三、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先驱伟绩丰碑耸,奋斗无穷梦想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今天,先辈们擎起的火炬已经传递到我们这一辈人手中。作为新世纪的第一代人,我们有责任传承上一世纪的精神遗产。但据《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报告(2018)》,2017年中国大学生在生命责任感、网络责任感、学习责任感、学校责任感、政治责任感几项的得分分别为82.60分、83.93分、82.73分、79.53分、78.91分,说明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失衡状态。亟需我们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一) 要守住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五四精神从一百年前传承至今,虽然其内涵解读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换,其精神内核却一脉相承。时间的积淀给予五四精神以厚重的历史感,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必须深入发掘五四精神的实质,守住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 要赋予五四精神新时代内涵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新时代下传承发展五四精神,必须紧密结合新时代的时代特点及现实背景,进行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三) 要践行五四精神的时代要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新时代中国青年所提出的“六点要求”那样,我们青年要积极践行五四精神的时代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按照三步走战略安排,曾经念兹在兹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我们将乘势而上,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广大青年也将深刻学习五四历史,理解学习五四内涵,传承弘扬五四精神,为我国人民能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懈奋斗!

标签: 近代史论文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客服微信:jie5527c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