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男,XX年XX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XX年XX月参加工作,XX年X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4月到XX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2014年3月又挑起了乡党委书记的重任。6年来,在XX这片挚爱的土地上,他倾注了太多的精力与热情,在他的带领下,全乡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和成效,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乡村建设新面貌、新气象随处可见。
扎根基层,勇做组织擎旗人
“党的根基在基层,乡村要富起来、强起来,关键要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XX同志始终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担任乡党委书记以来,他更加深知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跑遍了全乡XX个自然村XX个党支部,经常与广大党员干部交心谈心、分析问题、研究工作、商量对策,不但找准了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基础设施较薄弱、工作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不明显、集体经济无突破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独到的思路和办法。他带头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共XX万元建设6个村“两委”办公场地、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1个农村党支部活动室、50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实现了自然村活动场所全覆盖;他经常组织有关干部研究并深入督促指导,建立健全了村级制度上墙和完善村级软件材料,全面规范了“五薄十册”台账建设,“三会一课”等制度更加严肃和规范,基层基础更加巩固;他大力支持党员创业致富,主动帮助协调发放“创业致富”贷款XX万元,帮助99户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积极创建脱贫致富党支部26个,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81人,实现党员干部群众结对帮扶925对;他大胆探索以红色股份、村级集体资金入股农民合作社、村级集体固定资产租赁、接受社会爱心人士捐资注入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全乡6个村集体经济的从无到有,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等等。在他在带领下,全乡村级基础建好了、班子合力增强了、党员干部有样了、集体经济有出路了,多位原本2014年以前就打算离任的村“两委”干部心甘情愿地留任下来继续工作。今年XX岁的XX村党总支书记XX说:“XX书记不是来镀金的,更不是来作秀的,他确实是来干事的,跟着XX书记干事,心里畅快、踏实,哪怕熬更守夜、再苦再累,我也愿意跟着他多干两年、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
大胆谋划,敢做瓶颈开路人
XX地处XX与XX、XX屏边县交界处,具有边、山、远、穷等显著特点,虽然立体气候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产业发展缺少支撑、农户贫困面大且程度深,“上山入云天、下山到河边、两山能对话、走路要半天”等民间顺口溜都是前些年XX的真实写照。XX是XX市3个贫困乡镇之一,仅2014年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XX户,贫困发生率达XX%以上。在XX工作的每一天,XX同志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时刻惦记着困难群众、谋划着乡村发展工作。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摸清乡情村情后,XX同志提出了要让XX“三年大变样、五年大发展”的工作目标和相应的工作思路得到党委会同意。“面对诸多发展瓶颈,我们要劈荆斩刺,勇于担当、勇于开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乎忘记了休息节假日,亲自带领有关工作人员跑项目、争资金,并经常深入一线督促指导落实。在他的带领下,全乡获批了整乡推进试点乡、集镇建设试点乡,同时获批了一大批道路、水利和农危房改造等项目。近年来经他带领协调到位的扶贫资金累计超过XX亿元。2012年以前,全乡仅有1个村委会、14个自然村有硬化道路,目前全乡6个行政村实现了通村道路硬化全覆盖,84个村小组有77个实现了进村道路硬化;一大批沟渠、蓄水池等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完工投入使用,群众用水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争取XX余万元完成了XX、XX2个易地搬迁项目建设,投资XX亿元组织实施了XX、XX、XX、XX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和XX、XX2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点建设,共帮助XX户XX人群众实现了多年的搬迁愿望;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改造房屋XX户,“4类对象”危房改造XX户,非档卡户农村危房改造XX户,群众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积极争取资金XX万元投入集镇建设,招商引资投资XX万元新建农贸市场,结合XX、XX、XX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集镇道路、水网改造以及群众休闲活动广场项目、房屋提升改造和环境卫生治理等工作,集镇功能得到了逐步提升,彻底改变了XXX的历史。
率先垂范,善做队伍带头人
“人在一起只是团伙,心在一起才是团队”,XX同志这样说。长期以来,他始终注重抓好班子、带队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特别是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他更顾不上曾做过心脏手术的身体,带领党委政府一班人,常常是“5+2”、“白加黑”地工作,带头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末位表态发言和谈心谈话等制度,健全完善班子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经常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到深夜,把全乡百姓脱贫致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谋划、细研究,不论在项目推进中,还是在产业发展上,征地、资金、协调,他都亲自上阵,严格把关。对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也是多带多帮、严管厚爱,注重抓好学习、教育和管理,以身作则,严格带头执行和落实改进作风的相关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完善了《机关干部职工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带动全乡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同时,为了营造清正廉明的干事氛围,他带头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不以权谋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州有关廉洁自律方面的规定,带头作出廉政承诺,认真履行了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脱贫攻坚、易地搬迁、产业发展等重大工作的推进中,班子乃至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近年来共协助组织部门培养提拔了6名科级领导干部,7名干部职工调往市级部门,做通了8名村干部的思想工作使其继续留任,确保了XX人才既有流动、又有稳定,真正营造了干部职工团结干事、用心干事、安心干事的工作氛围。他常说:“我们多辛苦一点,把工作做实做细一点,就能够把政策落实得更好一点,把老百姓的利益考虑得更周全一点。”在他的感染下,乡党委一班人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以身作则,乡村党员干部活跃于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全乡上下齐心协力,处处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了为民服务,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推动XX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脚踏实地,勤做致富引导人
“让群众产业兴起来、钱袋鼓起来,才能实现生活富起来”。张泽同志一直告诫乡村干部。正是始终秉持千方百计实现群众发展致富的工作理念,他带领有关干部多方联系、引进龙头企业进驻XX发展,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引导种植银杏XX亩、黄精XX亩、生姜XX亩、马铃薯XX亩、重楼XX亩、规范化蔬菜基地XX亩、西贡蕉XX亩、甜柿XX亩、芒果XX亩、血橙XX亩、柑橘XX亩,全乡XX户建档立卡户实现了产业扶持全覆盖。同时,引导发展肉牛养殖厂1个、冷库项目2座、山泉水厂建设项目和小黄姜加工厂建设项目,引进农业龙头企业XX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XX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7人,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XX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实现了零突破,并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发展路子不断拓宽。为了实现群众的产业发展梦,他积极协调对接发放“创业致富”贷款XX万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争取企业帮扶XX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得帮扶资金XX元;引导XX户贫困户入股发展银杏产业,3年内每户每年可获得分红和贴息资金XX元;引导XX户农户入股血橙等产业发展,平均每户每年可获得分红资金XX元。同时,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巩固劳务输出质量,目前全乡67%的建档立卡户适宜劳动力实现了外出务工,为提高收入水平、加快脱贫步伐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一系列措施,群众收入渠道不断拓宽,脱贫基础不断夯实。至2017年底,全乡已有73%共计6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
真情倾注,争做群众贴心人
他心里时刻装着贫困百姓。为了准确把握贫困村、贫困户的真实状况,深入了解贫困农户的愿望及需求,切实找准“病因”,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工作,他经常深入村组、农户调查研究,近年来踏遍了全乡的田间地头及沟边河畔,走遍了全乡6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1000余户群众。在易地扶贫搬迁、入股发展产业等方面,他为了消除广大群众的思想顾虑,曾上百次地亲自到农户家中做工作,经常走村入户到半夜,倾听群众心声,解除群众困惑。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中,很多乡镇都只调查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XX同志却要求实现调查全覆盖。他说:“只有全面了解掌握,才能摸清找准,才能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了能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他也多次亲自登门做工作。他带头帮扶贫困户5户,坚持每月下村10次以上,走遍所有贫困户,带着问题落实帮扶措施、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很多乡村干部和群众都这样说:“XX书记是上级党委、政府给我们XX安排的好书记,是真正为群众想事、谋事、干事的好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全乡上下心齐气顺,乡村面貌日新月异”。而面对大家的赞誉,XX同志总是说,“我只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而已,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创造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