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知识指南,对佛教的认识和感悟

daixie 579 0

1. 佛学背景

学习佛学就得想了解与其息息相关的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时间已有2000余年,它是由释迦摩尼所创,旨在帮助世人摆脱苦难,指导众生解除疑惑,同时通过传播佛学,修养身心提升自我,让活着的人有信仰,让世间的事讲因果。

佛学在很大一部分人眼中是有目的的信仰,或者说是心理依赖,很多人天真的以为只要心存信念,诚信向佛,便可以得到佛的庇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帮助自身发展。实则并非如此,佛学是一门极为深奥的学问,它与近代的哲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学习佛学更多的是要通过我们主动的学习,掌握佛学之中贯穿的思维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引现实当中的人解决问题,摆脱疑惑。佛学从来都不是“心里想一出是一处”,她的核心理念也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或者身边的事例,做出的总结或解释,它与真理不同的是在技术落后的古代世界,部分理念人们无法证实,便多了一些唯心主义,用自己的思维想象去印证其存在方式和产生原因。

2.佛经与认知

2.1《四谛品》

“四谛”就是四个真理的意思,“谛”可译为真理,道理,它是佛法中基本法义之一,有些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内容包含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是由释迦达摩始祖最初发现,并通过印证的,据说比丘在听到佛陀的真理后,边脱离了苦海,最终修成正果。

其一为“苦谛”,它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有“性恶论”有相似之处,此谛认为人世界一切都是苦的,苦难世间最本质的特征。人的一生中有众多苦难,总结其大概可为八类苦。首先有生苦,生而为人,为图生存,疲于拼命为首苦;次有老苦,是人终究有老去的一天,人老之时,身体抱恙、无法自食其力、儿女不孝均为老年之苦;其三为病苦,生病再说难免,身体的疼痛也是人最关心,最担忧也最无力的苦痛;其四为死苦,任何人再死亡面前都显得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其五为怨憎之苦;其六为爱恨别急之苦;其七为求不得苦,即人的欲望难以满足;

其二为“集谛”,这主要讲的就是收集人们“苦”的原因,将所有导致人们苦痛的缘由总结。具体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所见所得所闻所想,以及在外部原因的影响下比如私有制的产生,物质资料的丰富,加大了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增加了个体的欲望,又介于“可望而不可得”的矛盾。

其三是“灭谛”。灭即灭绝,断除之义。因此灭谛的主张可理解为学习佛学之理,遵循佛家要求,坚持修身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断除欲望,除去苦痛和烦恼。进而享受人生之中的快乐,及时处在这充满苦难的人世界,也可以拥有超脱自然的快乐,免受痛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乐观生活带来了精神鼓励,相比而言是一种更积极的处世观。

第四是“道谛”指的是人们在学习佛学,摆脱苦难追求快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法,它主要包含有“八正”,帮助人们正确的方法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且重点强调要避免两种极端道路,身处其中,自身要懂得分寸,要在追求快乐和摆脱苦难之间做好衡量,既要避免享乐主义,又要避免悲观主义无所作为!

2.2《缘起经》

缘起经在整个经书中来说比较简短,全经共一篇约一千字左右,篇幅相比其他来说明显较小,正所谓浓缩的才是精华,虽说篇幅较小,但其主要论述的是人在“前世、今生、来世”这三世的“因缘”,这里的因指的便是人生命的开始,缘便指的是人存在的条件。《缘起经》主要讲的就是人世间存在的“十二因缘”。首先要谈的就是起源—无明。

无明:即无知,它是与生俱来的,他也是世间一切苦难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一切缘起的根源,它的内容包含较多,人的感觉,内心的欲望,感情中的情愫都可以是无明;

行:它是由于无明而产生的身、语、意三个方面的行为,主要是指人们在错误的无知的状态中形成了错误的习惯、爱好、语言方式、性格特征等;

触:指的是感触,这是说当人们从母胎出世后便会受“根,境,识”三者的作用,而人在这一作用下会形成自己的主观的感受,比如受环境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警句;

受:强调的主观的感受,是人们在生活当中经历不同的苦或乐而产生的内心感受,比如遇到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事便会开心愉悦,遇到苦难苦痛便会难过忧愁,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事自己每个体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它是将“触”这一环节的表现或影响精神化。

另一个要讲的缘为“爱”,这里的比往往是与憎恶相伴而生,爱和恨相互作用,一方会一起另一方发生作用,在佛家里,爱与恶被当做六世轮回的本源,是佛法修炼的关键,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修为修行,必须要抛弃掉所有的爱,只有彻底断除掉爱恨情感,除去七情六欲人才能不被苦痛纠缠一心修行。

除此之外缘起经的“十二缘起”还有其它包括“取”与“有”,取是一种行为,是将前面提到的爱,受等其他内在心理外化的表现,因为内心产生了爱,憎等欲望,而想要取采取的一些行为,在佛家里认为,取是一种贪念和执念,如果人们能将其看“空”,便可以摆脱苦海,免除遭受世间的苦难;“有”按其性质划分,可分为善有和恶有,善有也称为“业有”,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佛教的因果轮回中,人之所为皆有因有果,而受不同思想的控制就会产生不同的报应。还有生、老……等因缘,这些因缘就像是一个连环扣,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在这其中,无明是最本源的,断掉无明是这一切的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苦痛,获得良好的修行,享受快乐的生活。

2.3《心经》

又名《般若波罗蜜多经》,通俗的来讲就是用智慧达到涅槃的方法,全文共260字,重点向人们阐释了在修行道路中需要学习的“空、色、五蕴”方面的内容,他将众多的内容压缩到这几个这本经书里面,对于修行的人来说,要想彻底理解并做到它的要旨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本经书中,主要的思想内容是佛学里面的基本要以之——空,这里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和物都处于一个变化的状态,因此人们在认识它的时候要保持一个放空的状态,有点明清理学中的“心外无物”的感觉,主张人们不要吧眼前看到的放在心上,而要去追求事务的最终形态,在没有见到最终形态之前,一切都是“空”。我们经常听到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是这一理论,当我们了解了事务的本质之后会逐渐发现一切好像并不那么的重要,面对外面的物质世界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看淡世间的一切,始终保持空的状态,并不断的坚持修行,这样不管出现什么,失去什么都不会使人痛苦,最终便可达到涅槃,摆脱苦难折磨。

心经里面最根本的理论当属“五蕴皆空”,也正是有了五蕴皆空才由此产出其他的佛学理论,那么五蕴究竟是哪五类呢?可分为“色、受、想、行、识”五类,从表现形式来看,它是由一种外在物质形态和四种精神形式表现的,首先“色”即是外界的物质世界,它几乎囊括了所有存在于世界上的物质,比如有人的肉体上的耳、鼻、眼、目,也有酸甜苦辣,色香味等抽象的物质存在,而我们经常听到的“四大皆空”也便是指的这;受同上文中提到的相似,指的是感受,通过我们所闻所见,自己自身经历的感受;想是通过我们的认知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的思考想法或感知,也就是对所有美丑善恶的看法;行顾名思义就是行为,行动,也就是通过内心的想法及欲望,进而采取的行动这与上文十二因缘当中提到的有相似之处。

3.个人感悟

通过本学期对佛学的学习与研究,做为一种学问,它旨在为芸芸众生解答疑惑,树立精神信仰,引导人们走向极乐摆脱苦痛。佛学是在古代人们总结出的哲学性思想,其内容之广,思想之深令人叹服,时至今日,佛学仍然延续至今经久不衰,同样的广受人们的认可,为人们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我自身学习中带给我的一点感悟做以下总结。

(1)重精神,轻物质。

在这三本经书当中,其中的重要佛学思想之一即是“空”,而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过分重于物质,穷奇一生都在努力赚钱,满足自己对物质的追求。在学习佛学之后我更加认识到精神的重要性,一个人的精神富有才是真的富足,其他一切皆是过往云烟,《缘起经》和《心经》都曾贯穿的理念就是“欲望使人遭受苦难”,过分的欲望只会让人活的更累,我们要追求的是心灵的快乐。

(2)保持乐观,坚持学习。

在《四谛经》里,提到人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苦难,人生来到世就是遭受苦难的,越长大越发现现实似乎如他所说,也在身边听到不少“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从这个观点来看更多的有一种悲观,但其从另一方面给了我们更多的指导在“灭谛”和“道谛”当中佛学又给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估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方法,只要我们坚持学习,不断修炼自身,灭掉过分的欲望人们也是可以达到快乐的境界,也箱子的通过“八正”具体方法来引导我们把握好分寸,以及掌握快乐的秘诀!而在《心经》当中,无知是造成困苦的一大因素,因此想要避免苦难,我们就要拒绝无知,而学习也是让无知远离我们的最佳途经,也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不再无知,不在苦恼,减少困苦。

(3)勤于思考,遵循因果

佛学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晦涩难懂的情况,也会遇到我们无法领悟的知识,也正是如此学习佛学才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同时也培养我养成了常思考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在佛学里知识内容鞭辟入里,惊叹古人的哲学思维,每一条每一点都是先人总结整理出来的,而佛学能够广为流传,让人信服,为民解惑,等伟大的实用性,也是在思考的基础上成就出来的,从我们个人而要只有思考才能摆脱无知,升华自身。

“一切皆有因果”不仅是思考的结果,也是指引我们的航向。儒家提到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似乎也在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因果,这就指导我们在任何一时代,任何地方都要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走上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阳光大道!

标签: 对佛教的认识和感悟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客服微信:jie5527c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