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帮写

daixie 536 0

窗体顶端

郑州大学自考专业护理本科论文撰写规定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

一、毕业论文选题与内容要求

    (一)选题要求

    选题要结合目前所从事的专业,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1.护理论文包括护理研究论文、护理经验论文、护理个案论文、护理综述论文等。

    2.鼓励写作“护理经验”“护理个案”毕业论文。“护理经验论文”是护理人员通过长期的护理实践总结出来的对某一问题的护理经验和体会,可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某方面的临床护理问题提供参考和线索;“护理个案论文”是指有系统地针对特定的个人、家庭、社区及各专科住院患者等进行的研究,可以对一个病例个体化护理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护士做过的工作和从中得出的经验或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个案护理中罕见事件的观察或对反常事件的研究,重新认识原有的理论,并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为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提供新的线索和参考依据。

    3.如果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护理研究论文” “护理研究论文”是指按照某项护理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后获得的第一手研究资料,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后撰写的学术论文。 

    (二)内容要求

    1. 论文引用材料必须可靠、翔实,观点、见解要有创意,论证要系统、充分,逻辑性强。

    2.主题突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

    3.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4.论文内容必须由本人独立完成,不得由他人代写,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已发表的论文不能作为毕业论文。

二、毕业论文撰写格式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下列内容:封面、目录、题目、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分述如下:

    (一)封面

    (二)目录

    毕业论文要求层次分明,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它是文章展开的步骤,也是作者思路的直接反映。目录独立成页。

目录

1 ************ ****  …………………………………………………………   1

1.1  ***************   ……………………………………………………    1

1.1.1  *******************   ……………………………………………    2

1.1.2  **********************     ………………………………………   3

1.2  ************   …………………………………………………………   3

1.2.1  ************************     ……………………………………   5

1.2.2  ****************************     ………………………………   6

    目录格式虽然只是论文的结构层次,但它反映了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注意的是所用格式应全文统一,各级标题独立成行,层次下的正文必须另起一行。

    (三)题目

    题目的名称应力求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目长度一般不超过个20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做补充。

    (四)摘要及关键词

    题目之后,要求写出毕业论文摘要及关键词。以精炼的文字对论文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自成一篇短文,富有报导色彩。摘要以不超过300字为宜。

    关键词(也叫主题词),是反映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8个。关键词放在摘要的下面。摘要及关键词独立成页。

    (五)正文

    正文部分请参阅护理各种题材论文的写作模板。

    (六)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最后,必须列出所用过的参考文献;所列写的参考文献必须严格按照论文中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写。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1)文中引用的文献依次编序,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如[1],[2]

    (2)期刊文献书写示例:作者,论文篇名,刊物名,出版年,卷(期),论文在刊物中的页码。

    如:[1]朱肖川.英国开放大学在线辅导的经验分析和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11月.p15-16.

    (3)图书文献书写示例: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引用内容所在页。

    如:[2]柯蒂斯 J. 邦克,焦建利译《世界是开放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月.P54.

    (4)外文文献书写示例:

1]Elliott. (ed.) 1998. The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York: 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5)注释

    若直接引用或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须采用脚注的方式进行注释。注释的格式同参考文献格式。

三、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1、引用有关政策、方针性内容务必正确无误;

    2、使用普通语体文写作,要文句通顺,体例统一,无语法错误,简化字应符合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符号的上下角标和数码要写清楚且位置准确;

    3、文中表格(插表)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表序应该连续。表格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写于表格上方,表序在前,表名在后,其中不加标点,如:表1-学习时间表;

    4、文中插图应有名称和序号。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逐章独立编序。图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时,“图”在前,图序在后,如“图5”。

四、毕业论文的打印及装订要求

    一律要求用统一规格的A4白纸打印,左侧装订。

    题目:宋体、二号字、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宋体、小三号字、加粗,左侧对齐,缩进2格;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粗,左侧对齐,缩进2格;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左侧对齐,缩进2格;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格,1.5倍行间距;

    目录、参考文献均独立成页,采用一级标题。页码置于页底边,居中。上页边距2cm,下页边距2cm,左页边距3cm,右页边距2cm。层次要清楚,图表要清晰,论文格式要统一。

五、毕业论文的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郑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本科)专业 各种体裁论文的写作模板

 

文章作者: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16-01-12 

一、科研论文的写作模板
(郑大护理学院供稿)

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摘要】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一般200~300字,不加引文,不分段,不列表,不附图,不用缩略语)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3~5个,每个词之间空一格或用分号,最后一个后没有标点符号)

………………………………………………………………………………………………………………………………………………………………………………………………………………………………………………………………………………………………。(此段为前言部分,200~400字为宜。前言主要写“相关概念,主要研究什么,为何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描写入选条件、抽样方法、样本量等。)

1.2 方法

……………………………………………………………………………………………………………………………………………………………………………………。

1.2.1 ……………………………………………………………………………………………………………………………………………………………………………………。

1.2.2 ……………………………………………………………………………………………………………………………………………………………………………………。

1.2.3

……

(如果是实验研究主要写分组情况、干预措施、评价指标(评定工具/标准:仪器的厂家、型号、测试方法)、资料分析方法)

(如果是调查研究主要写调查方法、调查内容(量表/问卷的全称、条目、评分)、资料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小标题)

    …………………………………………………………………………………………………。(文字或表格来呈现)

2.2 ……………………………(小标题)

    …………………………………………………………………………………………………。(文字或表格来呈现)

……

(结果要客观、真实;不进行讨论)

3 讨论

……………………………………………………………………………………………………………………………………………………………………………………。(此段可要可不要,主要是进行总的讨论,以下是分标题讨论)

3.1 ……………………………(小标题)

    …………………………………………………………………………………………………。(针对结果1进行讨论)

3.2 ……………………………(小标题)

    …………………………………………………………………………………………………。(针对结果2进行讨论)

……

(讨论主要是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同类研究的异同,解释结果产生的原因和意义,提出对护理工作的启示/对策)

4 小结

……………………………………………………………………………………………………………………………………………………………………………………。(此段是最后的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1]         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称,年,卷(期):页码1~页码2.

[2]         作者1,作者2,作者3,等.论文题目[J].期刊名称,年,卷(期):页码1~页码2.(作者在3位以上者)

(一般为10条左右,以近3~5年内的为主,著录格式一定要正确)

 

范文1(调查研究类)

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疾病困扰及影响因素分析

 

万小娟 张瑜 吴臣 刘妍 王克芳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疾病困扰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济南市3个社区的506例尿失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对各因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 检验筛选影响疾病困扰的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疾病困扰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有33.4%的尿失禁女性受到疾病的困扰,尿失禁严重程度、疾病羞耻感、应对效能和患病时间是困扰性尿失禁的独立影响因素,这4个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49.8% 。结论 对尿失禁患者可根据其疾病困扰程度进行个性化干预,减轻疾病症状、降低患者的疾病羞耻感、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可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困扰

【关键词】女(雌)性; 尿失禁; 羞耻

尿失禁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项有关世界尿失禁流行病学的系统综述显示,女性尿失禁的平均发病率为27.6% .高于男性的发病率(1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星现升高的趋势[1] 。尿失禁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但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3] 。近年来,尿失禁的定义由“能够引起客观证实的社会和卫生问题的不自主的尿液流出”改为“能被客观证实的、有尿液不自主流出的一种尿控失常现象” [5],后并定义虽然更为宽泛,能够包含所有的甚至是只有一次的漏尿情况,但是很多被定义为尿失禁的偶尔漏尿的妇女并不会因疾病而感到有任何的困扰或负担 本研究旨在揭示尿失禁患者感知到的疾病困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以后

尿失禁的相关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1年5~10月抽取济南市3个社区的50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在l8周岁以上。② 符合本研究的操作性定义:参照国际尿控协会对尿失禁的定义,本研究将“排尿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在最近2周内至少经历过1次”定义为尿失禁。考虑到调查对象对尿失禁的理解不同.存调查中使用“漏尿”代替“尿失禁”。③ 意识清楚,有听、说、读、写能力。 ④ 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明显的生理缺陷和重大疾病者 ② 有认知功能障碍者。

本研究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3.77±7.95)岁;汉族486例(96.0%),其他民族20例(4.0%);义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47例(9.3%),初中214例(42.3%),高中194例(38.3%),大专及以上5l例(10.1%);91.7%的被调查者(464例)与配偶生活在一起,独居者(包括单身、离异、分居、丧偶)有42例(8.3%)。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娴状况、患病时间等。

(2)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Urinary Incontinence Short Form.Chinese,ICIQ—SF—Chinese) 此量表由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编制并授权使用,主要用于尿失禁患者的筛查、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尿失禁类型的辨别。量表包括4项内容,分别为尿失禁的频率、尿漏量、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尿失禁的类型,各项内容以不同评分方式和分值标记,计算前3个项目的总分(0~21分)反映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可分为3级:轻度(≤7分)、中度(7分<总分<14分)、重度(14~21分) [7] 。以往研究证实该量表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71,重测信度为0.71~0.96[8]

(3)患者疾病困扰的评价  问题“漏尿对我生活(工作)的影响程度” 用于评价尿失禁患者对疾病影响程度的感知,选项包括“没什么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其中,“没什么影响”和“轻度影响”的尿失禁被定义为非困扰性尿失禁,而“中度影响”和“重度影响”的尿失禁被定义为困扰性尿失禁[6]

(4)修订版社会影响量表   用于测量被调查者的疾病羞耻感现状。社会影响量(Social Impact Scale,SIS)最初用于测量癌症和艾滋病患者的疾病羞耻感[9]。经文化调适后,量表

总共包括18个条目,分为3个维度,维度I为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维度Ⅱ为社会排斥(social reiection),维度Ⅲ为内在羞耻感(internalized shame)。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组合信度[10]。总量表和3个维度的Cronbach’S仪系数分别为0.856、0.798、0.825、0.894[11]。计算各维度的总分(18~72分)代表患者的疾病羞耻感,分数越高,羞耻感越强。

(5)应对效能量表  由作者自行编制,内容涵盖患者克服尿失禁影响的能力和信心,包括4个条目。① 我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漏尿问题。②我能够克服漏尿给我带来的不良情绪。

③ 即使漏尿对我有影响,我仍然能够去做该做的事情。④我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漏尿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采用Liken 5级计分法,即:1=非常不赞同,2=不赞同,3=不确定,

4=赞同,5=非常赞同,计算各条目的总分(4—2O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调查者对漏尿问题的应对效能越高。通过试测,证实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拟合指标

为:X⊃2;df=7.29,GFI=0.98,AGFI=O.90,NFI =O.94,IFI =0.95,CFI=

0.95,REMSA=0.04,Cronbach’S α系数可以被接受,为0.70[11]

(6)求医意向量表  由研究者自行编制,以计划行为理论的行为意向为基本框架,参考Aizen[12]总结的标准化直接测量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炼出3个条目。① 我曾经打算找

医生或护士咨询漏尿问题。②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我计划找医生或护士咨询漏尿问题。③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我计划找医生或护士咨询漏尿问题。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即1=非常不赞同.2=不赞同,3=不确定,4=赞同,5=非常赞同,计算各条

目的总分(3~15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调查者的求医意向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的情景模拟训练,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调查时,调查员现场发放问卷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有疑问的

当场给予解答,所有问卷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6份,回收有效问卷506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或X⊃2;检验,以及多元logisticlrq归分析。

2 结果

2.1 尿失禁问卷简表得分情况

506例患者尿失禁问卷简表的总分平均为(9.06±3.40)分,其中轻度尿失禁208例(41.1%),中度235例(46.4%),重度63例(12.5%)。压力性尿失禁342例(67.6%),混合型尿失禁152例(30.0%),急迫性尿失禁12例(2.4%)。漏尿频率得分为(2.85+0.87)分,漏尿量得分为(2.66+1.09)分,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得分为(3.56+2.03)分。

2.2 尿失禁对患者的困扰情况及社会影响量表、应对效能量表、求医意向量表的得分情况

506例尿失禁患者中,非困扰性尿失禁有337例(66.6%),其中认为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的患者84例(16.6%),有轻度影响的253例(50.0%); 困扰性尿失禁患者有169例(33.4%),其中认为疾病对生活有中度影响的150例(29.6),有重度影响的l9例(3.8%)。社会影响量表、应对效能量表和求医意向量表的得分见表l。

1 本组疾病羞耻感、应对效能和求医意向的得分(n=506,分)

变量                最小值               最大值           χ±S

疾病羞耻感               18                   66         39.62±8.10

应对效能                 4                    20         14.92±2.82

求医意向                 3                    15          8.90±3.25

2.3 困扰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

为探讨造成疾病困扰的影响因素.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尿失禁症状相关变量及应对效能、疾病羞耻感、求医意向作为自变量,将是否受疾病闲扰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2、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患病时间、应对效能、疾病羞耻感、求医意向、民族、既往病史、文化程度、有无配偶、孩子数量、漏尿频

率、漏尿量、尿失禁类型和尿失禁严重程度对疾病困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白变量,将疾病闲扰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

根据二分类回归对自变量的要求,对尿失禁类型进行哑变量设置,尿失禁类型哑变量l中,压力性尿失禁赋值为0,急迫性尿失禁赋值为1.混合型尿失禁赋值为0;尿失禁类型哑变量2中,压力性尿失禁赋值为O,急迫性尿失禁赋值为0,混合型尿失禁赋值为1。按照α=0.05的检验水准进入回归模型,α=0.1的水准排除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尿失禁严重程度、疾病羞耻感、应对效能、患病时间是闲扰性尿失禁的独立影响因素,能够解释49.8%的变异量(表4)。尿失禁症状越严重、疾病羞耻程度越高、患病时间越长,疾病的困扰发生率越高,而患者的应对效能越高,疾病困扰的发生率越低。

3 讨论

3.1 女性尿失禁患者疾病困扰现状分析

本研究显示,只有33.4%的患者认为尿失禁对自身生活或工作造成了困扰,这个比例与已有的研究类似。l项美国社区妇女的研究显示,有29%的妇女反映尿失禁对她们造成中到重度的影响[13]。有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尿失禁患者(53%)不被疾病困扰[6]。这说明,尿失禁患者并不一定都会被疾病闲扰,这可能是因为有些尿失禁症状相对比较轻微,不至于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卫生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这种现状,并且把卫生资源优先分配给最需要的人群。

3.2 困扰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

3.2.1  尿失禁严重程度对困扰性尿失禁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尿失禁严重程度是困扰性尿失禁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尿失禁症状越严重,困扰性尿失禁发生率越高。本研究的尿失禁严重程度由漏尿频率、漏尿量和漏尿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决定,这与以往研究[6]基本一致。这说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患者症状是减少疾病困扰的最重要策略。

3.2.2  疾病羞耻感对困扰性尿失禁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疾病羞耻程度越高,患者疾病困扰的发生率越高。目前国内有关疾病羞耻感与疾病症状是否困扰患者关系的研究较少,但

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些依据。Elstad等[14]研究发现,患者对漏尿的忧虑及对自身不良气味的担心会使患者感觉到羞耻,使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我国台湾省的1项研究[15]也发现,超过半数的尿失禁患者会感到羞耻,这成为她们不去就医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应该针对这部分人群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她们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知,促进其就医。

3.2.3  应对效能对闲扰性尿失禁的影响  应对效能是指个体对处理尿失禁问题的能力有肯定的主观信念。本文研究显示,当患者对处理漏尿问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时,尿失禁越不容易对患者造成困扰。目前国内外尚少有研究应对效能与困扰性尿失禁关系的文献。1项在土耳其的研究显示,目前大多数尿失禁妇女不去就医,而是门已采取一些处理措施,如保持脚的温暖、保持会阴部的温暖、使用一次性衬垫、勤换内裤、多洗澡、使用除味剂等,而且大多数的患者不会被疾病困扰,可能由于这些患者有自行处理尿失禁的信心.因此不被疾病闲扰[16],也就不去就医。这提示相关护理人员应该把正确处理尿失禁症状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使患病人群能够自行处理尿失禁症状,尽可能地减少症状对工作和生活的困扰。

3.2.4  患病时间对困扰性尿失禁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尿失禁患病年限越长, 困扰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越高。这可能是由于疾病症状的持续时间越长,症状越严重,疾病困扰患者

的发生率就升高。Monz等 研究发现,患病年限越长,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生活质量的降低可能是困扰性尿失禁发生的原因。这说明采取健康相关促进行为来预防或延迟尿失禁的发生仍然是健康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综上所述,不是所有的尿失禁患者都会被疾病困扰,因此,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优先把资源分配给被疾病困扰的患者,从改善疾病症状、消除患者的疾病羞耻感、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人手,来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困扰,同时对患者加强尿失禁认知教育,促进及早就医是干预的重点。

2 尿失禁患者疾病困扰影响因素计量资料的单因素分析(分, ± )

变量              非困扰性尿失禁        困扰性尿失禁       t值         p值

                       (n=337)             (n=169)

年龄(岁)            53.28±8.05         54.76±7.69       3.913       0.048

体质指数(BMI)       24.40±3.24         23.97±3.37       1.985       0.159

患病时间              3.34±3.37          4.94±3.91        22.825      0.000

应对效应              15.36±2.45         14.92±2.82       5.048       0.000

羞耻感                37.67±7.42         43.52±8.01       66.421      0.000

求医意向              8.67±3.13          9.37±3.45        -2.280      0.023

 

3 尿失禁患者疾病困扰影响因素计数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变量              非困扰性尿失禁        困扰性尿失禁       χ2值         p

                       (n=337)             (n=169)

民族      汉族           328                   158          4.368         0.037

          其他            9                    11          

既往病史  有             147                   98           9.304         0.002

          无             190                   71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29                    18           9.782         0.021

          初中           129                   85

          高中           139                   55

          大专及以上     40                    11

配偶      无             20                    22           7.419         0.006

          有             317                   147         

子女数量  1              251                   107          60783         0.009

          ≥2            86                    62

求医      是             70                    41           0.800         0.371

          否             267                   128

漏尿频率  每周2-3次      196                   30           97.611        0.000

          每天1次        89                    50

          每天多于1次    49                    83

          一直           3                     6

漏尿量    少量           289                   70          110.134        0.000

          中等量         45                    83

          大量           3                     16

尿失禁类  压力性         255                   87          36.529         0.000

型     急迫性         10                    2

          混合型         72                    80

尿失禁严  轻度           194                   14          157.645        0.000

重程度   中度           135                   100

         重度           8                     55

 

4 尿失禁患者疾病困扰影响因素的多元Iogistic回归结果

变量           β值     SE值     woldχ2值    P值     Exp(β)    Exp(β)95%CI

尿失禁严重程度   2.133   0.237     80.681     0.000    8.438     5.298-13.439

羞耻感           0.091   0.017     27.681     0.000    1.095     1.095-1.133

应对效能        -0.143   0.044     10.660     0.001    0.867     0.796-0.945

患病时间         0.077   0.032     5.637      0.018    1.080     1.014-1.151

 

参考文献

[1]  Minassian VA,Drutz HP.Urinary incontinence as a worldwide problem

[J].Int J Gynecol Obstet,2003,82(3):327-338.

[2]  Bartoli S,Aguzzi G.hnpact on quality of lif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overactive bladder: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Urology,2010,

75(3):491-500.

[3]  程清琳,郭惠文.老年尿失禁的护理健康教育[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

(14):1770一l772.

[4]  Bates P,Bradley WE.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of lower urinary

tract function[J].Ear Urol,1976,2(6):274—276.

[5]  Abrams P,Cardozo L.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of lower urinary

tract funotion: report from the standardiz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J].Neuronrol Urodyn,2002,1 87(1):116—126.

[6]  Cetinel B,Demirkesen O.Hidden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urology

and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utpatient clinics in Turkey:what ale the determinants of bothersome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helpseeking behavior?[J].Int Urogyneeol J,2007,18(6):659-664.

[7]  苏静.文建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

[J].山东医药,2006,46(1):l8.19.

[8]  Huang I ,Zhang SW.The Chinese version of ICIQ:a useful tool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urinary incontinence[J].Neurourol

Urodyn,2008,27(6):522-524.

[9]  Fife BL,Wright ER.The domensionality of stigma:a comparison of its

impact on the self of pemons with HIV/AIDS and cancer[J].J Health Soc

Behav,2000,41(1):50—67.

[10]  吴臣,刘妍,王克芳.修订版社会影响量表应用于女性尿失禁病人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10):2680.2681.

[11]  孙涛,王克芳.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求医意向模型的构建[D].济南:山东大学,2012:23-24.

[12]  Ajzen I.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M/OL].[2012~3—20].http://www.unix.oit.umass.edu

[13]  Fuhz NH,Burgio K.Burden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for communitydwelling women[J].Am J Obstet Gyneco1.2003,189(5):1275-1282.

[14]  Elstad EA,Taubenbergor SP,Botelho EM ,et a1.Beyond incontinence:

the stigma of other urinary symptoms[J].J Adv Nurs,2010,66(11):2460.2470.

[15]  Hsieh CH,Su YH.Prevalence of and attitude toward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INT J Gynecol Obstet,2008,100(2)171.174.

[16]  Beji NK,Ozbas A.Overview of the social impac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with a focus on Turkish women[J].Urol Nurs,2010,30(6):327-334.

[17]  Monz B,Kastler EC,Hampel C.et a1.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quality of life in European women seeking treatment for urinary

inc0ntinence[J].Eur Urol,2007,51:1073—1082.

 

范文2(实验研究类)

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新歌 樊少磊 韩晗

 

【摘要】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肾透析;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随着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的升高,透析人数以每年7%的速率增长1】。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低,生活质量较低,病死率较高2-3】。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工作的关键。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on care model,CCM)由Lott等4】根据Orem自理理论提出。CCM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以现有的人力资源调

动患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患者的自我护理和健康决策能力,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强化集体协同护理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应用CCM,最大限度地培养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4—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将每周一、三、五透析的患者和每周二、四、六透析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40~60岁,平均(51.79+8.25)岁,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均>3个月,透析方案、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人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既往无精神疾病,病情相对稳定,意识清楚.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人院后.给予身体评估和心理评估,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症状管理、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CM。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护理措

施,即评估患者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CCM、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和家属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最大限度地给予生理、心理上的帮

助,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 评估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主管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评估患者的疾病知识需求、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状况。同时给

患者及家属讲解CCM的方法,与患者及家属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协同的关系,引导患者家属自觉参与健康照顾,共同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升其照顾职能。

1.2.2 知识指导  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常用药物的种类、疗效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严格遵守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服药剂量,避免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

物,及时测量体重、血压.限制水盐摄人,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等,并指导患者认识每次的化验结果。告知患者每次透析会丢失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

素,应进食生物效价高的蛋白质及丰富维生素。指导规律生活、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根据病情和体力耐受度进行适当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保证休息,做好防寒

保暖。

1.2.3 技能培训  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生命体征、体重、腹围、尿量等。现场模拟动静脉内瘘穿刺处的护理及内瘘自检,禁止造瘘侧肢体受压、提重物、测血压、静脉输液,教会患者及家属检查内瘘血管血流是否畅通及内瘘穿刺处的局部护理方法,如果有渗血、水肿、感染情况,立即就诊。模拟示范透析结束后压迫带的松解方法,时间为0.5h稍松,1h后再松,2h

后不出血完全松开 一旦发生出血,立即压迫血管止血。

1.2.4 心理护理  在知识讲解和技能培训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至他们听懂学会为止。增强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情变化,给予情感支持。教会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稳定情绪的方法。同时开展“肾友会”,请血液透析时间较长、自我护理能力较高的患者传授经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1.3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设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人均收入、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状况、透析情况等。

(2)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scale,ESCA)。由1979年Kearney等5】Orem自我护理理论的基础提出并制订。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健康知识水平、自我

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43个条目,总分172分。

(3)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该量表已经被翻译为40多种语言,是目前得到普遍公认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普适性量表6】,包括8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36个条目。除了以上8个维度外,该量表还附加一项健康指标,即健康变化,主要用于评价过去1年内健康状况的总体变化情况。各个维度得分为0~100,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干预前后,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得分的比较(表2)

3 讨论

3.1 CCM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血液透析治疗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7】.患者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文化水平有限,社会支持不足8】,自我护理能力较低。目前CCM已经运用到心外科、青光眼、癌症等患者9-1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CM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注重人的社会性,强调护士的临床教育者、倡导者和协调者角色,体现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各方面的协调作用。同时患者家属的监督和参与,有利于达成伙伴关系.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表1结果显示,干预后3个月,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管理和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高,这与Kyriacou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CCM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焦虑、抑郁,经济困难、失业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透析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是尽量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二是努力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13】。CCM通过护理的协同作用,体现护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13】。本研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知识指导和技能培训,同时重视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需求。表2结果显示,经过协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小结

CCM改变以往的护理模式.培养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的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体现护理的连续性,有效地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但是本

研究干预时间较短,参与者只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建议今后扩大样本量,延长干预时间,协同社区医护人员,进一步完善协同护理模式。

 

1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x¯±s )

项目                  干预前              t值   p值            干预后                 t值   p值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自我护理能力总分98.12±13.7  99.01±13.43  0.139  >O.05  109.84±l1.33  101.07±10.49  4.108  <0.05

自我概念       22.69±4.9    21.83±3.35   0.35   >O.05  27.38±3.72    21.18±4.07    3.251  <0.05

自护责任感     18.86±7.41   18.78±7.42   0.94   >O.05  29.66±5.84    18.92±7.24   -7.261  <0.05

自我护理技能   28.66±4,36   26.73±4.31   -1.204 >O.05  40.19±3.98    27.34±4.91   -9.752  <0.05

健康知识水平   33.62±6.52   35.07±6.45   -O.11  >O.05  46.68±3.04    36.13±3.55   -8.842  <0.05

 

参考文献

[1] Lysaght MJ.Maintance dialysis population dynamics:current trends and

hmg—term implication[J].J Am Soc Nephrol,2002(Suppl 1):$37一$40.

[2] Hui—Dan Y,Marcia AP.The HRQoL of Chinese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0,19(5-6):658—665.

[3] Untas A.Thumma J,Rascle N,et a1.The associations of social support

and other psyehosocial factors with mort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J 3.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10,5(2):1-11.

[4] Lott TF,Blazey ME,West MG.Patient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care:an

underused resource EJ].Nurs Clin North Am,1992,27(1):61—76.

[5] Kearney BY,Fleiseher BJ.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J].Research in Nursing and Health,1979,2

(1):25-34.

[6] Danquah FV,Wasserman J,Meininger J,ct at.Quality of life measures

for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a review of psychometric properties[J].

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2010,37(3):255—270.

[7] Anees M,Hameed F,Mumtaz A,et a1.Dialysis·related factors afecting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oil hemodialysis[J].Irani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201I,5(1):9-14.

[8] Kao TW , MS,Tsai TJ,et a1.Economic,social,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chronic hemodialysis pa—

tients in northern Taiwan:a muhicenter study[J].Artificial Organs,201 1,

33(1):61—68.

[9] Speir AM ,Rich JB,Crosby I,et al,Regional collaboration as a model

for fostering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forming health care[J].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9,21(1):12 19.

[10] Budning A.Model of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care of pa—

tients with glaucoma and those suspected of having glaucoma[J].Can J

Ophthalmol,201 1,46(1):460—461.

[11] Gagliardi AR,Dobrowb MJ,Wnight FC.How CaR we improve cancer

care? a review of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models and their use

in clinical management[J].Surgical Oncology,2011,20(3):146—154.

[12] Kyriacou C,Vladeck CF.A new model of care collaboration for

community-dwelling elders:finding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NORC-Health Care linkage evaluation[J].Int J Integr Care,2011,11:17.

[13] Pakpour AH,Safari M,Yekaninejad MS,et a1.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ll a sample of Irania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J].Irani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2010,4(1):50-59.

[14] Coia D,Downie S,Moir E.A model of care that values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J].Nursing Management,201 1,18(6):33—35. 

二、护理经验(体会)的写作模板

题目:…………………的护理体会(实践与体会)

【摘要】总结了××例………………的护理体会,并结合病人………………特点,………………(主要写护理措施概要),………………(主要写护理效果)。(一般200字左右,不加引文,不分段,不列表,不附图,不用缩略语)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3~5个,每个词之间空一格或用分号,最后一个后没有标点符号)

………………………………………………………………………………………………………………………………………………………………………………………………………………………………………………………………………………………………。(此段为前言部分,200~400字为宜。前言主要写“相关概念,论文写作目的等”)

(以下为护理的具体做法部分)

1 ……………………………

1.1 ……………………………

    ……………………………………………………………………………………………………………………………………………………………………………………。

1.2 ……………………………

    ……………………………………………………………………………………………………………………………………………………………………………………。

……

2 效果

……………………………………………………………………………………………………………………………………………………………………………………。(文字描述或三线表格呈现,注意这里所指的效果为护理实施后的护理效果,不是治疗结局)

3 体会

……………………………………………………………………………………………………………………………………………………………………………………。(主要是进行概括总结,一般写成一段即可)

参考文献

(写作模板中的某些项因具体情况可以省略)

 

范文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管饲膳食的护理体会

向世琼,李胜惠

(四川省达川地区人民医院,四川达川635000)

摘要:管饲膳食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较好的营养途径。总结了__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胃管膳食常见胃肠道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并结合病人特点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营养状态评定法:测量臂肌围法。保持和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

关键词:管饲膳食;护理体会;重型颅脑损伤

我院1997年2月~1999年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0例,昏迷时间6d~68d。由于这些病

人意识丧失,因此不能经口进食,我们采取管喂营养,保持和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并使其电解质、氮、液体维持平衡。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0例病人均作气管切开。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19-81岁。脑干伤29例,脑挫裂伤32例,颅内血肿29例,均为第一诊断。管饲时间最短3d,最长65d。出现返流18例,占20%;腹泻7例,占7.8%;便秘11例,占12;消化道出血26例,占28.9%。

1.2 管饲饮食形式均采用非要素饮食:用普通食物如牛奶、糖、鸡蛋等经过简单水解成大分子营养物质配制而成的流质,价格便宜,易于耐受并富含有纤维素。

1.3 管饲途径:通过鼻胃管管饲。

1.4 管饲方法

1.4.1 分次灌注法:用注射器分次灌注,每2~3h1次,每次200~250ml,每日总量1500~2000ml或遵医嘱。流质饮食接近体温38℃~40℃。管饲后给10~20ml温开水冲洗导管,以防食物在管中腐败发酵或堵塞,于2次之间补充水分或果汁。此法50例,出现返流13例,腹泻5例,便秘6例。

1.4.2 缓慢滴注法:是用输液管插入瓶中,间断分次或连续不断滴注。每日总1500~2000ml,滴注过程中用热水袋或加温器保温。夏天连续滴注过程中应注意流质密封,防止污染。此法50例出现返流5例,腹泻2例,便秘5例。

营养状态评定法:由于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故无法测体重,我们采取测量臂肌围法评估营养状况。方法:臂肌围=臂围(cm)—0.314×TSF(cm)。TSF测定部位在肩胛骨喙突与尺骨鹰嘴之间连线的中点处,左右臂均可。上肢自然放松下垂,检测者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和皮下组织,使皮肤皱折方向与上臂长轴平行,用卡尺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臂围侧定部位与TSF测定部位在同一水平,即用软尺在上臂中点围上臂1周测量。由于壁围个体差异较大,难以采用统一标准来判断是否正常。故我们对同一病人自身管饲前后对照进行动态观察,即管饲前侧臂肌围作为对照标准,管饲开始1周内每2d测1次,以后每3d测1次。并定期检查血中电解质、糖、蛋白质,尿中糖、电解质、氮等,准确记录24h的出入量,为调整营养液配方提供依据,以便及时纠正营养失调。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 由于病人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肠道感染,故管饲用物应严格清洁消毒,每天更换用物1次,每次管饲后空针、碗清洗后煮沸消毒,备下次用。操作者应洗手。

3.1.2 为了使病人能适应,开始管饲和滴注时营养液用量易小,如管饲每次约50-100ml,持续滴注每h约50ml,以后逐渐增量,液体的浓度也应由低逐渐增高,避免开始时就明显的液体高渗状态。

3.1.3 每次管饲前应检查并确定胃管在胃管内方可进行。检查方法有:一是直接抽吸胃液;二是听诊器置于胃部,同时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有气过水声即在胃内;三是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碗中,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证明在气管内。

3.1.4 长期鼻饲者,每周更换鼻腔重新置胃管1次。置管鼻腔每天滴液体石蜡油1滴,以减轻胃管摩擦力,防止鼻粘膜干燥糜烂。

3.1.5 由于不经口饮食,要特别重视鼻腔卫生,以防真菌感染、腮腺炎等,每日口腔护理3次,并观察口腔黏膜状态。因病人处于昏迷状,应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

3.1.6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对症处理,并根据血液化验调整营养液配方。

3.2 常见胃肠道反应及并发症处理

3.2.1 便秘及其护理:由于病人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弱,加上鼻饲牛奶,少纤维性食物,致使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坚硬和排便不畅。需定时给灌泻药或行开塞露通便,必要时可行少量不保留灌肠。老年病人因肛门括约肌较松弛加上大便干结,往往灌肠效果不佳,需人工取便,即用手指由直肠取出嵌顿粪便。同时调整营养液配方,增加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3.2.2 腹泻及其护理:腹泻是各种原因引起肠蠕动增快,使食物通过胃肠道过于迅速,导致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不成形。管饲过程中出现腹泻主要有一下原因:一是关注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二是灌注环节被污染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三是流质温度过低,刺激肠蠕动加快引起的腹泻;四是流汁内含脂肪过多引起的质性腹泻。严重腹泻可造成大量胃肠液损失而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因此应观察、记录粪便性质、颜色及其次数并告知医生。同时保留标本送常规检查或培养。并进行对因处理:减少管饲流质量及脂肪摄入,保持管饲流质温度接近体温,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服抗生素如黄连素,必要时暂停管饲。此外,还应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可用温水清拭后涂氧化锌或鞣酸软膏,防止皮肤溃烂发炎。如出现脱水症状时按医嘱补液。

3.2.3 食物返流及其护理:返流是胃内食物经喷门、食道由口腔流出的现象。其原因有:喷门闭锁不全;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返流不仅影响营养供给,还可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因此,应加强护理。第1,选择管径适宜的胃管。因为在使用带有气囊的气管切开管时,1根胃管可能造成腐蚀而引起食管支气管瘘;通过胃喷门插的胃管可使喷门闭锁不全而引起返流,长时间的酸性返流还可导致食管狭窄[1]。第2,管饲前应吸尽气道内痰液,以免管饲后吸痰咳呛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返流。如痰液过多者需随时吸痰,管饲后应进行气囊充气后再吸痰,且动作轻柔,吸痰管不易插入过深,避免呛咳,可防止返流。吸痰数分钟应行气囊放气。第3,管饲时和管饲后去半卧位,借重力和坡度作用可防止返流。第4,翻身应在管饲前进行,以免因搬动病人时胃受机械刺激而引起返流。第5,昏迷病人因胃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管饲应缓慢逐步开始。做法是第1d每2h给50ml电解质溶液,第2d用稀释的管饲食物(25ml开水+25ml管饲食物)每2h1次,如无返流腹胀,第3d可每2-3h管饲食物200-250ml。第6,老年病人由于消化器官退行性改变,出现消化力下降,肌肉松弛等,容易出现返流。因此,采取间断分次缓慢滴注法,数量也应由少渐多并予稀释。一般第1d 500ml,待病人适应后增至所需的管饲量。第7,出现返流时,应尽快吸尽气道及口鼻腔内返流物。同时暂停管饲,记录返流量,并行气管切开和口腔护理。

3.2.4 消化道出血及其护理:重型颅脑损失病人常因丘脑下部——脑干、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胃肠血管痉挛,黏膜坏死,发生神经源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和柏油样大便,严重者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应积极给予止血措施。

 

参考文献:

[1] Jamest berk. 危重病人监护手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三、综述论文的写作模板

题目:……………………………的研究进展

【摘要】 ……………………………………………………………………………。    (为指示性摘要,仅概括论文报道的主题,而不涉及具体的数据和结论。避免和前言想混,一般200字以内,不加引文,不分段)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3~5个,每个词之间空一格或用分号,最后一个后没有标点符号)

………………………………………………………………………………………………………………………………………………………………………………………………………………………………………………………………………………………………。(此段为前言部分,300字左右。前言主要写“相关概念或定义、相关护理问题的现状、存在问题、争论的焦点和发展趋势”)

(以下为综述的主体部分)

1 …………………………………

………………………………………………………………………………………………………………………………………………………………………………………………………………………………………………………………………………………………。(根据情况分小标题来写)

1.1 …………………………………

………………………………………………………………………………………………………………………………………………………………………………………………………………………………………………………………………………………………。

1.2 ……………………

2 …………………………………………

………………………………………………………………………………………………………………………………………………………………………………………………………………………………………………………………………………………………。(根据情况分小标题来写)

2.1 …………………………………

………………………………………………………………………………………………………………………………………………………………………………………………………………………………………………………………………………………………。

2.2 ……………………

3 …………………………………………

(综述主体部分要求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具有逻辑性)

4 小结

………………………………………………………………………………………………………………………………………………………………………………………………………………………………………………………………………………………………。(要求小结部分与前言相呼应,概括总结并提出研究的方向或建议)

参考文献

(一般为10~20条,以近3~5年内的为主,著录格式一定要正确)

 

 

范文

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实践研究进展

张秋实,张振香,林蓓蕾

 

【摘要】连续性照护是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调动医院、社区和家庭等多方面力量,共同为患者提供连续、全方位的服务,保证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连续性照护作为一种基本的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显现出很多优势。本文从连续性照护的概念、核心领域及国内外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干预策略等方面阐述,并对该模式应用现状进行评价和远景展望,以期为我国脑卒中疾病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卒中;连续性照护;综述

我国2011 年发布的《卒中宣言》指出,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致死疾病,发病率高居世界首位[1]。近40% 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遗留有中等程度的功能障碍[2]。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长期的病程、巨额的医疗资源消耗和缓慢的康复效果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3]。由于紧张的医疗资源及高额的住院费用,很多脑卒中患者在疾病急性期经过短暂的住院治疗和康复训练后不得不转入社区或家庭,出院时多伴有功能障碍。如何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证实,为脑卒中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康复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增强患者的功能独立性[4]。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的研究进展。

1 连续性照护的概念

连续性照护﹙continuity of care﹚是指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换,为患者提供连续、不间断的治疗或护理[5]。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发展阶段,连续性照护的概念界定和表现形式侧重不同[6]。早期出院支持﹙early supported discharge﹚、过渡期护理﹙transitional care ﹚、无缝隙照护﹙seamless care ﹚、出院计划﹙discharge  planning﹚、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等多个含义相近的概念广泛使用[7 − 8]。1966 年,在纽约的3 项具有影响力的报告中“the Folsom Report,Millis Report,Willard Report”,首次提出连续性照护的观点[6],但对于连续性照护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界定。1975 年,Henen 等[9]首次明确了连续性照护的4 个核心特质: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多学科、人际间的连续。随着连续性照护的不断发展,2002年加拿大卫生研究基金会﹙Canadian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Foundation﹚ 的一项研究将其进一步发展[10],最终将连续性照护的核心领域确定为3 个:信息的连续、管理的连续、关系的连续,时间和地点的连续是连续性照护的两个核心元素。随着“以病人为中心” 和“整体护理”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连续性照护已成为初级卫生保健及优质服务的主要特征[6]和专业护理的核心价值体现[11]。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就是从患者就诊住院到出院回归社区或家庭,调动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等多方面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服务,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康复效果。

2 连续性照护的核心领域

2. 1 信息的连续  信息的连续是指利用患者经历过的疾病事件及所处环境等相关信息,为目前疾病管理制定个性化方案,保证照护的连续。连续的信息不仅包括疾病相关信息[12],还包括患者所关注的生活价值、患者的喜好及所处环境等相关信息[13]。信息的连续是实现连续性照护的载体,同一患者信息在不同服务提供者、不同服务机构之间的连续,不同患者信息在同一机构内部的连续,将独立的个案照护连结在一起,满足患者对于连续照护的

需求。电子病历的发展为信息的连续提供了条件[10],使医院和社区之间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但信息的连续不仅依靠电子病历,更多的是依靠医患之间的接触与沟通[14]。

2. 2 管理的连续  管理的连续是指根据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为患者提供连续不间断的疾病管理。对于合并多种复杂疾病的慢性疾病者,管理的连续尤为重要[10]。不同疾病管理方向的服务提供者对疾病的管理目标不同,通过对患者全面评估,制定统一的疾病管理计划,并根据疾病的发展适时调整。管理的连续既能保证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又能使不同部门连续性照护的计划顺利完成[15]。对于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除了接受康

复师的指导外,对于血压、血脂的控制也是防治疾病复发的重要方面。通过统一的疾病管理,多学科、多机构的合作,使患者接受连续性的照护。管理的连续主要形式有:制定出院计划、实施疾病临床路径管理、实施个案管理等[5]。

2. 3 关系的连续  关系的连续是指患者同一个或多个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关系的连续。同时,同一机构内部或不同机构之间关系的连续也会影响到患者连续性照护的实施[6]。如脑卒中患者及家庭照顾者同服务提供者之间关系的连续、医生− 护士− 康复治疗师之间关系的连续[16],综合医院同社区医院及康复医疗机构之间关系的连续,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患者所接受的连续性照护。关系的连续除了制度方面的约束,更多的是依靠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责任心。信息的连续、管理的连续、关系的连续是保证疾病连续性照护顺利实行的3 个核心领域。在实施过程中,3 者互为主体。信息的连续贯穿于连续性照护的始终,管理的连续起到统领的作用,而关系的连续则是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服务质量的标识。

3 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策略

脑卒中患者经过急性期短暂住院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出院时扔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回归社区或家庭后,连续性照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脑卒中患者实施连续性照护常见的策略有:﹙1﹚早期出院支持服务﹙early supported discharge service﹚:为早期出院的脑卒中患者提供综合康复指导,让患者在社区或家庭接受同等质量的服务[17 − 18]。使患者及早进入回归社会后的角色适应。﹙2﹚出院计划模式﹙discharge planning model﹚:医护人员及早确定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需求,通过家庭访视和环境及危险因素的评估,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出院计划,并同社区或相关人员协调,按照已拟定的出院计划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康复护理。出院计划是住院计划的延续,同时也保证了患者接受连续的照护[19]。﹙3﹚ 个案管理模式﹙case management model﹚:高级实践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是实施连续性照护的关键人物﹙即个案管理师﹚[20],通过全面连续的信息收集,针对单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方案,并根据康复进程随时调整,通过不间断的康复护理,

使患者得到最佳的照护[21]。﹙4﹚ 卒中单元的拓展服务﹙stroke unit and extended

service﹚:卒中单元已成为国外成熟的脑卒中管理形式,为了保证早期和后期的康复效果,卒中康复团队除了给予患者早期康复介入和规范的诊断治疗外,出院后的连续康复护理也逐步纳入卒中单元的拓展服务中[22]。﹙5﹚多学科综合管理﹙multidisciplinary  modular nursing﹚:连续性照护在初级卫生保健、专业护理、疾病管理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这些部门服务的提供者均来自不同的专业和机构。脑卒中治疗团队由神经内科医生、高级实践护士、康复训练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和来自社区及社会的自

愿者共同组成[23]。为患者提供早期出院支持和制定出院计划后,不同机构或专业的服务提供者都要遵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案实现多学科综合管理,保证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连续性。

4 我国连续性照护相关研究现状

国务院在200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24],连续性照护将会成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要方式。自1999 年黄华力[25]翻译引进“连续护理”这一概念后,天津、上海、重庆、徐州等地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天津医科大学赵岳等[26 − 27]以出院计划为基础,结合电子健康档案,将连续护理应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的管理,以期实现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和机构间信息共享。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汤维娟等[28]采用Delphi 法构建癌症

患者连续照护模式,为癌症患者实施连续性照护提供理论研究依据。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钱春荣等[29]借鉴相关指南,采用循证方法构建延续护理方案,由医院专科护士实施出院前评估、出院计划制定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张岚等[30]对护士开展心血管疾病连续护理状况进行深入访谈,分析状况不佳的原因后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连续护理小组,负责出院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尤其强调专科护士在连续性照护中的

作用[31]。连续性照护强调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换为患者提供连续、不间断的医疗服务,这一系列的有益探索,都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开展慢性疾病管理和发展社区卫生服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建议[32]。

5 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的评价和远景展望

分析国内外文献发现,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在国外已有相当规模地开展,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由于不同时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具体实施方法﹙如项目形式、持续时间、干预强度﹚ 和实施基础及结局指标选择等方面变异较大,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干预效果不尽一致。有必要采用Meta 分析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为我国开展慢性病连续性照护的研究及管理提供借鉴。我国在连续性照护研究方面已经做出

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在实施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 1﹚连续康复护理模式下医院和社区的功能范畴未能明确,缺乏规范的工作职责和流程; ﹙2﹚ 脑卒中患者的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尚未形成; ﹙3﹚ 医院− 社区之间尚未实现全面的信息共享; ﹙4﹚ 在我国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的背景下,连续护理的社会经济效益尚未得到证实。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脑卒中患者连

续康复护理方案的推广应用,迫切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探索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式,以期为我国慢性病疾病管理及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 中国每年因脑卒中造成社会经济负担逾400 亿元[EB/OL]. [2011 −

10 − 29 ] http: / /www. chinanews. com/ jk /2011 /10 − 29 /3423642. shtml.

2 Mitka K. Coalition updates recommendations on standards for primary stroke centers [J].JAMA,2011,306 ﹙16﹚:1747 − 1748.

3 Brereton L,Carroll C,Barnston S. Interventions for adult family carers of people who havehad a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J]. Clin Rehabil,2007,21 ﹙10﹚:867 − 884.

4 Langhorne P,Bernhardt J,Kwakkel G.Stroke rehabilitation [J ]. Lancet, 2011,

14,377 ﹙9778﹚:1693 − 1702.

5 van Servellen G,Fongwa M,Mockus D' Errico E. Continuity of care and quality care outcomes for people experiencing chronic conditions:A literature review [J]. Nurs Health Sci,2006,8 ﹙3﹚:185 − 195.

6 Saultz JW. Defining and measuring interpersonal continuity of care [J]. Ann Fam Med,2003,1 ﹙3﹚:134 − 143.

7 Delva D,Kerr J,Schultz K. Continuity of care:differing conceptions and values [J].Can Fam Physician,2011,57 ﹙8﹚:915 −921.

8 Barclay − Goddard R, Lix LM, Tate R,et al. Response shift was identified over multiple occasions with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framework [J ]. J Clin Epidemiol,2009,62 ﹙11﹚:1181 − 1188.

9 Hennen BK. Continuity of care in family practice.Part 1:dimensions of continuity [J]. J Fam Pract,1975,2 ﹙5﹚:371 − 372.

10 Haggerty JL,Reid RJ,Freeman GK,et al.Continuity of care:a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J]. BMJ,2003,327 ﹙7425 ﹚:1219 −1221.

11 Guthrie B,Wyke S. Does continuity in general practice really matter? [J]. BMJ,2000,321 ﹙7623﹚:734 − 736.

12 Anderson MA,Helms L. Home health care referrals following hospital discharge: communication in health services delivery [J].Hosp Health Serv Adm,1993,38 ﹙4 ﹚:537 − 555.

13 Holden RJ. What stands in the way of technology− mediated patient safety improvements?A study of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to physicians' use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J]. J Patient Saf,2011,7 ﹙4﹚:193 −203.

14 Agarwal G,Crooks VA.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al continuity of care in general practice[J]. Br J Gen Pract,2008,58 ﹙556﹚:17− 24.

15 Rubak SL,Mainz J,Rubak JM. Shared care − integrated cooperation across the sector boundaries about patient' s course. Modern health care system cooperates [J]. Ugeskr Laeger,2002,164 ﹙45﹚:5256 − 5261.

16 Patterson PK,Blehm R,Foster J,et al.Nurse information needs for efficient care

continuity across patient units [J]. J Nurs Adm,1995,25 ﹙10﹚:28 − 36.

17 Fjrtoft H, Rohweder G, Indredavik B.Stroke unit care combined with early supported discharge improves 5 − Year outc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 Stroke,2011,42 ﹙6﹚:1707 − 1711.

18 Ytterberg C, Thorsen AM, Liljedahl M,et al. Changes in perceived health between

one and five years after strok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arly supported discharge with continued rehabilitation at home versus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J ]. J Neurol Sci,2010,15,294 ﹙1 − 2 ﹚:86− 88.

19 McBride KL,White CL,Sourial R,et al.Postdischarge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stroke survivors and their families [J ]. J Adv Nurs,2004,47 ﹙2﹚:192 − 200.

20 Langhorne P,Holmqvist LW. Early supported discharge after stroke [J ]. J Rehabil

Med,2007,39 ﹙2﹚:103 − 108.

21 Mayo NE,Scott SC,Ahmed S. Case management poststroke did not induce response

shift:the value of residuals [J]. J Clin Epidemiol,2009,62 ﹙11﹚:1148 − 1156.

22 Askim T,Mфrkved S,Indredavik B. Does an extended stroke unit service with early supported discharge have any effect on balance or walking speed? [J]. J Rehabil Med,2006,38 ﹙6﹚:368 − 374.

23 Mayo NE,Nadeau L,Ahmed S, et al. Bridging the gap: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ming

a stroke coordinator with patient' s personal physician on the outcome of stroke

J]. Age Ageing,2008,37 ﹙1﹚:32 −38.

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J] . 司法业务文选,2009,

15﹚:16 − 18.

25 黄华力. 论连续护理[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 ﹙5﹚:243 − 244.

26 赵岳. 探讨连续护理过程中出院计划模式的应用[J] . 中国护理管理,2007,17

7﹚:78 − 80.

27 王岚,张清,刘素彦,等. 电子健康档案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管理效果的

研究[J]. 护理研究,2011,25 ﹙8C﹚:2190 − 2193.

28 汤维娟,孙菲,李娟,等. 上海市癌症患者连续性照护现况调查[J]. 护理学杂

志,2011,6 ﹙13﹚:78 − 80.

29 钱春荣,朱京慈,陈颖峥. 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出院护理

满意度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 ﹙8﹚:841 − 843.

30 张岚,陈海花,张丽,等,护士对开展心血管疾病连续护理的认识[J]. 中华护

理杂志,2011,46 ﹙1﹚:65 − 67.

31 刘玉玲,石霞,王雪梅. 老年慢性病患者连续护理小组的设立与效果[J]. 护理

管理杂志,2010,10 ﹙12﹚:896 − 898.

32 叶婷,孙学勤,李伯阳,等. 我国城市社区提供连续性卫生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 ﹙4 ﹚:1070. 

四、案例报告论文的写作模板

题目:×(1或其他数据)例……………………的护理

【摘要】 报告了(总结了)一例(×例)………的护理,…………(写病例概要),………………(写护理措施概要和护理效果)。(为指示性摘要,一般100~150字,不加引文,不分段)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3~5个,每个词之间空一格或用分号,最后一个后没有标点符号)

………………………………………………………………………………………………………………………………………………………………………………………………………………………………………………………………………………………………。(此段为前言部分,150~250字。前言主要写“相关概念或定义、疾病概要、某疾病或治疗方式的发生率或死亡率、治疗护理现状或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主要是病例介绍,要求要与后面实施的护理措施相一致)

1.2 ……方法介绍(此部分可有可无,可写成手术或治疗方法介绍,主要和题目结合考虑写的必要性)

……………………………………………………………………………………………………………………………………………………………………………………………………。

1.3 结果

……………………………………………………………………………………………………………………………………………………………………………………………………。

(以下部分为主体部分)

2 护理

2.1 ……………………护理

2.2 ……………………护理

2.3 ……………………护理

2.4 ……………………护理

(此部分要详略得当,并注重细节,对于具体的护理方法要详细、具体,每项护理措施介绍后需评价护理效果)

3 讨论

  ……………………………………………………………………………………………………………………………………………………………………………………………………。(分析所采取措施的原因,简绍护理措施的理论依据)

4 小结

……………………………………………………………………………………………………………………………………………………………………………………………………。(与前言相呼应,总结本案例护理特点,谈在护理工作中有什么体会和感受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写作模板中的某些项因具体情况可以省略)

 

范文

重症高分级颅内动脉瘤患者1例的护理

 

贾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80)

 

摘要:介绍重症高分级颅内动脉瘤患者l例的护理,认为纠正低氧血症、做好脑血管痉挛的护理、做好神经功能及循环功能的监测同时加强神经功能康复护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重症;护理;个案报告

 

颅内动脉瘤是因颅内某部位的动脉管壁局限扩大的脑血管疾病,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一旦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形成蛛血(sAH),或流入脑室导致脑室内积血,可造成脑组织受压和破坏、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严重的后果,特别是高分级Ⅲ、Ⅳ级的颅内动脉瘤的处理非常困难,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2004年,我科成功救治了1例重症高分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5岁,入院前5 h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手指发绀,来院就诊。追问病史,1周前曾有枕、顶、颈部强直,压之触痛,但未予足够重视。来院约4  h后,患者突然全身抽搐、呼吸暂停、双侧瞳孔散大,血压160/100mmHg,四肢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推注安定等,抽搐有所缓解。急诊头部CT示“右侧额叶血肿、破入脑室,脑血管畸形、动脉瘤不排除”。立即予甘露醇快速静脉输入,收入监护病房。当时患者呈昏迷状态,躁动不安,双侧瞳孔等大(0.3  cm),直接和

间接对光反射(+),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为6~7分,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呼吸机辅助。心电监护示:窦速、律齐。次日,在局麻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未见明

显脑血管畸形及异常。第3日,患者呈浅昏迷状态,极为烦躁,拔除口插管后呼吸基本平稳。之后,患者神志逐渐清楚,予抗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等治疗。为防止

因脑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与其他动脉重叠或动脉痉挛而呈现的假阴性情况的发生,再次行DSA检查,结果显示:大脑前交通动脉可见一米粒样大小瘤体扩展,其边缘较僵硬且不规

则,密度略不均匀。此病例属于高分级动脉瘤,Hunt—Hess(HH)分级为Ⅳ级。诊断为“大脑前交通动脉瘤,右额叶及脑室内自发性出血”。完善各项准备及检查后,全麻下行开颅

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可见瘤体占据整个前交通动脉,呈两叶形、瘤体大小为0.6 cm×08  cm×1.O  cm,周围粘连较重。术后患者神志清楚,病情逐步好转。复行DsA,提示为开颅

动脉瘤夹闭术后改变。此后,患者逐渐康复,直至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纠正低氧血症   出血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会刺激脑干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或引发的急性枕骨大孔疝会压迫延髓引起呼吸抑制,两种情况都会造成肺通气功能障碍及血氧分压降低,引起严重的意识障碍,因此应迅速纠正低氧血症 。该患者出现了严重意识障碍及呼吸功能不全后,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以尽可能避免脑及全身发生严重缺氧,防止恶性循环的发生。

2.2 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2.2.1 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护理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是主要致死、致残原因,发生率为35%~60%,l周内为高峰[2].应用特殊的“脑”钙离子拮抗剂——尼莫通,可减轻钙离子引起的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少缺血性神经功能丧失H J。但因常会出现血压下降、面部潮红、头痛、头晕、低热、多汗、皮疹等不良反应,故需使用专用的聚乙烯导管,输注时注意避光,通过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并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尼莫通的进量,并注意防止静脉炎发生。该患者因及早使用了尼莫通,并持续使用,从而很好地控制了延迟性脑缺血梗塞及脑水肿。

2.2.2 升压扩容稀释治疗与护理   高血容量血液稀释疗法,是指在降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积率的同时,增加收缩压和心输出量,从而有效减轻脑血管痉挛所造成的脑缺血及迟发性神经功能缺失”j,具体可采用白蛋白及人体血浆输入的方法。该患者使用人体白蛋白后,脑灌注压和脑血流得到有效改善。

2.3 神经功能的监护对该患者进行24 h心电监护。定期运用Gcs昏迷记分法,对其意识、瞳孔、运动、感觉和反射等方面进行观察并进行评分,动态了解患者神经恢复情况。

2.4 循环功能的监测

2.4.1 严密监测心率以及心律严密监测心率以及心律的变化,心率过快、过慢或者心律失常对患者都不利。根据其原因是中枢性还是非中枢性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2.4.2 严密监测血压变化该类患者血压监测尤为重要。血压过高,可造成瘤体再次破裂或是术后手术部位血管破裂,需用降压药、尼莫通等药物控制血压;血压过低,又会造成脑缺血、脑梗死,因此应积极补充血容量‘51。该患者刚来院时血压不稳定,使用尼莫通配合降压药后逐步维持在正常水平。

2.5 呼吸功能监测   做好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相关护理: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经常观察呼吸情况,加强湿化,严格无菌操作。在拔除插管后,用鼻导管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保证脑组织的氧供。清醒后,鼓励自行咳嗽、咳痰,经常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

2.6 迅速降低颅内压通过脱水剂及利尿剂或是激素类的联合运用,使脑组织体积缩小,迅速降低颅内压怕o。该患者常规使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以降低颅内压。在此期间要加强观察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7 神经功能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期,通过评估该患者语 言和肢体活动功能发现其语言功能略受影响,便及早对其进 行了康复指导训练。通过循序渐进地训练,最终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邱科爱,欧阳梨梅,许红梅.急诊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65~366.

[2] 段安安,丁育,基华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综合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199634(6):361~363.

[3]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93594.

[4] Mori  K,Arai H,Nakajma Ket al.Hemorhelogical and  hemodynamicanailsis  of hypervohemic hemodilution  thempy for  cerebml vasospasm

after aneurismal  subarachnoid  hemordlage[J].stroke,199526(9):1620~1626.

[5] 吴延香,侯芳,高国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3):18~19.

[6] 罗素萍,黄凤泰,成秋生.脱水治疗脑出血颅内高压患者的观察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24~25.

标签: 护理论文帮写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客服微信:jie5527c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