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仁”论文

daixie 631 0

内容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思想、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本文以孔子“仁”学为研究对象,简单论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历史背景、内涵以及现代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学;儒家;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我们可以从相关史书上看出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其中以孔子的“仁”为核心思想,它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始终。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述一下孔子的“仁”。

一、孔子“仁”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任何思想的诞生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孔子的“仁学”思想也不例外。孔子生于社会极其动荡的春秋时期,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坏乐崩 ,诸侯争霸,当时代表社会各阶级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孔子非常认可西周以来由周天子、诸侯、卿、大夫自上而下的一套定塔式的制度;然而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礼崩乐坏的局面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他希望恢复周礼,而“仁学”就是礼的核心内容,这是孔子“仁”学产生的背景之一。其次,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导致经济迅速发展,因而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产生了新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由于封建贵族的奢靡生活,使得他们残酷的压迫农民再加上频繁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斗争,农民的生活更为困苦,因此阶级斗争越发尖锐,农民四处逃亡。新兴的地主阶级由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不得不重视劳动者并且考虑他们的需求,作为统治阶级代言人的孔子,于是便打出了“仁”的旗号,这是“仁”学产生的第二个背景原因。再次,孔子在鲁国的出身和经历与他“仁”学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孔子出生前家境已然没落,三岁亡父,十六七岁时,母亲逝世,尔后靠自己独立谋生。他曾周游列国但均未被利用,而他真正开始做官是在他五十一岁时且仕途仅四年。没落贵族出身和不得志的境遇,使他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感,有改变现状和挤进上层社会的愿望。另外,他本身的处境又使他接近下层人民,看到他们的力量,了解他们的需求。因而使他懂得:若为社会上层人物,必须善待社会下层人民,这是孔子“仁”学产生的第三个背景原因。最后,“轻天重民”思想对孔子“仁”学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

孔子“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论语 • 颜渊》篇中又有记载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孔子意为“爱人”就是“仁”。而“爱人”,强调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爱。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如果社会中人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那么就可以形成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

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不同的。墨子的“爱”是一种无差别的对待任何人和事,可是孔子的“爱”是有区别性的,是“爱有等差”的。在不同的情境、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的方式,是由近及远、由亲到疏却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爱,孔子的爱是从亲人家庭开始,扩展到家族,最终达到到对国家、天下的爱。

孔子"仁"学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当今社会道德核心,待人接物的准则。

三、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现代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然后繁荣经济的背后还是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部分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以及国家利益。,例如,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事件,有些不法商家或个人利用口罩供不应求的契机哄抬口罩市场价格从而来赚取高额利润,甚至还有个人直接进行诈骗来骗取定金,这些事件充分折射出了当今社会的一些不道德和诚信缺失的现象。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拉近反而越发疏远,部分人们面对一些公共事件给予的竟然是冷漠的态度。我们需要借助孔子的“仁学”思想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并且按照一定的规范去践行,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构筑出和谐的社会。

标签: 论孔子的“仁”论文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客服微信:jie5527c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