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daixie 426 0

季羡林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让我用心研读了三个月,只觉得每读一遍,都有一遍新的感悟。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认为将读书与做人相联系这一主题太过宽泛,或许无法能够将真正的价值诠释出来,但只读了五页,就让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在《读书与做人》这本书中,季老先生从当代人扭曲的价值观开始谈起。通过自身的经历结合自身的感悟,站在全体人类的角度,向我们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最终答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季羡林老先生在这本书中表达的思想不外如是。
    读书与做人一书主要讲的是读书与做人两个方面,其中关于读书的内容约占了书本的2/3,篇幅极大,这也让我看到了季羡林老先生对读书的认真与专注。
开篇,季羡林先生就放出了一句豪迈的话语:读书乃天下第一好事!试问:没有在书海之中遨游几十年的经历,又怎能得出这样的感悟?

对于这一句话,季羡林老先生也说出了自己的解释,只因人类千百年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种: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书籍是储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与发扬前人的智慧。
    这句话精准的诠释了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读书并不是指泛读,而是要深入理解,钻研作者的心血,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做人。
    儒家对待读书的作用也有精准的解释,读书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许每个人的程度不一,读书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共同点是读书确实可以修身,得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将关于读书的内容读了两遍之后,我也明白了季老先生的良苦用心。之所以季老先生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其实就是想让人们知道读书与继前者之智慧,启后世之文明,是息息相关的。倘若不读书,当依靠自己的钻研,岂不是和古人一样,站在了相同的起点?那样,人类社会又怎能进步呢?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季羡林先生从小是在山东一座小城长大的,从小它就热爱读书,少年时即可通读古文,在初中之后又得遇良师教导,考入了清华大学,进入了西洋文学系学习之后,在德国生活了十余年。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生活的这么长时间里,书中对他每日的生活也有一些介绍:“每日的生活:每日清晨起床,食“清冷”的几片面包,境况好则还有热茶可暖腹、有黄油可悦舌,境况不好则只有一片干巴巴地面包。餐毕,先生有课则去上课,无课则钻进学校的图书馆,终日于此,翻阅有关所学语言的“枯燥”书籍,不知昏暗。”
    哪怕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孤苦无依,生活境遇也不甚好,而先生却依旧拥有如此大的热情来读书,不得不让我们现代人为之汗颜。关于先生读书的艰苦,书中只有寥寥的几句,但是在那几个关键词中我却感受到了先生对读书的重视,先生求学的历程,治学的经验无不昭示了读书的重要性,季老先生不是一个爱过分渲染的人,这点从他书中平淡无实的语言中就可以感受出来,先生常常说自己是一个枯燥的人,爱钻研一些枯燥的书,但是我却在他的这种枯燥里看到了对于生命的坦然和生活的意义。
    十年寒窗苦读,读着季羡林老先生的书,我也想起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十多年的学习生活对于我而言,纵然不知道读书的辛酸苦楚,但是对于读书过程的枯燥却有一些体会,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每天都要面对许多的书籍理论知识,心理压力更不必说,即便是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依旧是咬着牙硬撑着。现在想来自己的生活,真觉得那时候的辛苦简直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正是那时候的治学为苦,读书清冷,才造就了如今的我,才让我学习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增长了人生的见识。
    况且,与季羡林老先生相比,我认为自己真的是太幸福了,季羡林老先生在德国留学时,国家遭难,亲人失联,一个人远在他乡,我却在温暖的教室里,有明确的目标,生活稳定,家人也能时常相见,还有大量丰富的图书资源,想来真是幸福无比。这也让我真实的感受到:读书真乃天下第一好事,我们更要珍惜眼前的一切,认真学习。
    在读季羡林先生的读书与做人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重返哥廷根这一篇。这篇文章讲述了季羡林老先生在他35年之后重返哥廷根的见闻与感受。
    书中对哥廷根的描写如下:“市政广场门前的铜像依旧矗立,白鸽从铜像前飞过霎时如回到昨日的宁静岁月。

和友人一起吃饭、散步、和女房东共同为男房东扫墓,搀扶着年迈的老师走在落满树叶的道路上……”
    在当时的季羡林老先生看来,这35年的时间仿佛只是过去了一天,但是物是人非的小城,却切实地告诉他:时间已经度过了35年。当他回到那所他在歌厅跟呆了十年的房子里面,热情且年迈的女房东早就已经不见了,虽然房子窗口的鲜花依旧盛开着,但是季老先生知道,时间已经真真切切的过去了35年。可能他与之前的朋友再也无法相见了。
    在这篇文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待季老先生如亲生父子的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他与季老先生曾一同治学,在两人最艰难的时候,两个人互相扶持,讨论学术。这位老人将自己的治学成果毫无保留的交给了这一个外乡而来的青年,仿佛我国古代的伯牙与子期,人生能得一知音,夫复何求?
    这是两人关系最真实的写照,在书中两人的惜悯之情也是溢于言表。可是教授已经老了,和夫人孤苦伶仃的住在小城的一座养老院里。再过了35年之后,教授再次见到季老先生,两人有一种格式恍惚之感。短短的一夜根本无法诉尽相思之情,三个人在养老院里彻夜聊天,直到天明,季老离开,书中描绘到:“我噙着眼泪,钻进汽车。汽车开走时,回头看到老教授还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活像是一座塑像。”虽二人承诺有生一定会再见面,可季老清楚,这恐怕真是最后一面了吧!正应了鲁迅先生那句:“前面?前面,是坟。”
   这其中蕴含的感情让我不禁曲然泪下,正是两个人有着相同的志向:读书,才造就了这一段佳话,对于季老先生的一生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离开德国之后,季老先生将自己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和研究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桃李满天下,作为一名学者,他的著作硕果丰盈,但在季老先生看来,他的读书无非就是三个字:勤、耐、诚。说真的,读书能够具有这三篇品质,真的足矣!

在这本书的后一部分,季老先生将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做了精准的描述,对待做人季老先生也有自己的观点。

普普通通一句话,却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哲理,让人倍觉,先生为人之恳切,文章之真诚。

在这一部分,季羡林先生着重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如今中国的发展让世界瞩目,但是由于现代化工业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带来的是环境的破坏和道德的抛弃。北方的雾霾,西北的干旱,西南的土壤退化,南方的水质污染问题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一晚看,正是许多中国人对天的经验减少,让我们的道德有了下降。古人云因果报应害人终会害己,可现在的人不信这一套。工厂排放甚至是违法排放污染物,许多商家为了少一些生产成本,在商品的质量上不严格把控,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人人都觉得,赚自己的钱,活好自己就好,自己的人生与其他人无关。这种心态使得人们的未来让人堪忧,倘若所有人都会读书,能够从读书的过程中了解到人与自然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又有谁会为了如此浅薄的利益去牺牲未来的世界呢?

所以,对于做人而言。对于一些有违自身道德底线的事真的不要去做,这也是季羡林老先生写下这篇文章的真正意义,只有时刻考虑他人,站在整个人类角度上来看的问题,才能真正学会做人。否则,人只会成为欲望的牺牲品。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真切的觉得:当欲望成了自身进步的动力而非虚荣助长的事物、当自身的修养与自制力能合理克制“疯狂生长的欲望”,则人心轻清矣。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深刻的感悟!

标签: 《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客服微信:jie5527c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