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出彩的文书很难成为一片出彩的文章

xs 861 0

  十几年来,帮学生润色美本申请文书,大大小小应该上万篇了。我现在的电脑里,完整保留着近年来的所有申请文书,因为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我干这个事情一时半会不会结束,所以就有意识保留了同学们的申请文章。但另外一个邮箱里,应该还保留着更早一些时候的文书,包括2001年以来的一些文书。

一篇文章

  润色这么多文书,说实话,很少有我感觉非常满意的,包括我公共号里随手贴出来的几篇润色文书,看上去还不错了,但其实,如果从文章的角度来讲,都没有怎么出彩。事实上,那些藤校录取的文书,它们都很难成为一篇出彩的文章。

  我在很多场合讲过这个问题,一篇出彩的文书,和一篇出彩的文章,完全是两码事。偶尔,有家长就我改过的文书提出一些看法,去年还有个家长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他女儿的申请文书提出一些看法,统统被我否定了。

  我说你们都是在讲怎么写文章,我们现在谈的是怎么写文书。

  不可否认,文书和文章,它们有很多都要遵守的共性,但在很多方面,构成好文书和好文章的一些要素,存在着本质矛盾。

  比如,申请文书,就是common主文书,也就650字,你要在这个word limit下来讲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宝贵品质,你独特的人生经历,你生命的感悟等等,因为字数限制,而你需要展示的内容又纷繁杂芜,因此,你不得不采取一种非常直白的方式来行文,删繁就简,切忌拖泥带水,欲说还休。

  就是说,因为字数限制,文书必须讲究直白,讲究开门见山,讲究一个主题从头到尾,一路狂奔到底。

  你在文书写作的时候,你必须要考虑招生官的感受,人家并没有把你的东西当做一本小说来读。难道,你还指望人家花几个小时来认真研读你的文章,还指望人家迷惑之处,仔细把玩一番?人家就是要通过这几百个字,看见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你大可直奔主题,一二三四,子丑寅卯,讲个清清楚楚,你的目的就达到了。很多时候,这种白开水一样的平铺直叙的文书,它可能就是一篇很好的文书,虽然不是一篇好的文章。

  如果写得直白,会不会写个开头招生官就知道结尾了?这个不是你要顾虑的东西,如果让招生官看得明明白白,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你的文章只是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让招生官认识你,但如果你在载体本身花费太多的功夫,精雕细琢,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但如果是一篇小说,你写个开头就让人家猜到了结尾,那这篇小说就是个失败,fiasco,或者说电影,好人坏人,你上来就让人家分的清清楚楚,这电影也没有看头了。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好人坏人确实是能看出来的,但中国这些年,拍电影水平有长足的进步了,好人坏人,我们一开始基本上都是看不出来了。

  文书讲究直白,一步到位,但文章,包括小说也好,电影也好,讲究曲径通幽,讲究一波三折。

  别人读你的小说,疑虑重重,双眉紧蹙,说明你写的精彩,说明你的悬念设置得巧妙,九曲十八弯,弯弯有惊喜,但要是招生官在读你的文书时候,也是满脑子问号,双眉紧蹙,还百思不得其解,那十有八九,你的文书要被枪毙,最少,你不是个人性化的申请者,你的文书写作,没有考虑繁忙的招生官大人的阅读感受。

  因此,在文书写作中,尽量多的安排一些路牌,将招生官引领到你的方向,并且,最好在这个过程中,安排一些板凳,让招生官可以时不时坐下来休息。这些路牌和板凳,可以保证招生官阅读过程中的轻松愉快,直接看到你的目的和内心。

  但文章,特别是小说,你要尽量少设置路牌和板凳,让读者迷雾重重,或者,设置并非直达你终点的路牌,而是一些方向模糊的路牌,甚至是让人误解的路牌,以增加读者的involvement,让他们开动自己的思维,在你设置的崇山峻岭里左冲右突,这样的阅读体验才足够惊心动魄。

  比如,你要写主角今晚上演复仇计划,文书里的描写,应该直接写他在店里买了一把刀,这就可以了,因为你的重点是复仇的实施。但小说里,如果你写他买了一把刀,读者就猜到他要图谋不轨,那就没有看头了。

  好莱坞的电影,大约是这样的:男主去商场,买了很多日常生活用品,他和周边的人谈笑风生,他把成捆的纸巾搬进购物车,他来到厨房用品处,买了一口精美的锅,顺手拿了一把菜刀丢进购物车里,然后他微笑着走向收银台,只有这些生活的平常才能衬托出接下来复仇的突然。

  那把菜刀,导演故意没有给它一个close-up,特写镜头,因为导演的目的,不想让你看出来男主接下来要干什么,这样当他真的干了,你才会被surprise到,当然,干了之后,可能会来个沾满鲜血的菜刀的特写,这一幕也算拍完了。

  而对一篇只有650字的讲复仇的文书来讲,描述男主这些在商场里的琐碎,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就像我前天去吃Dennys,文书写这个事情,就直接来到Dennys门口发现关门了,然后直接讲疫情好了。但如果是一篇文章,你大可以讲你来到门口之前的所见所闻,你穿过了什么样的马路,马路上行人稀少,空旷的停车场,甚至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因为你要创造一种意境,把读者的心境拉回这惨淡的现实。

  当然,一篇好的文章,和一篇好的文书,尽管它们有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只要是表达,是叙述,都离不开一些共性的东西。

  比如,逻辑的合理,故事的缜密,人物性格的鲜明突出,语言风格的始终如一,包括不能有情节上的漏洞等等,这都是叙述是否动人的基本要素,也是你的叙述能否直击人心的基础力量。

  文书中的情节漏洞,和所有文章的情节漏洞一样,是一件非常让人倒胃口的事情。我曾有个学生,写宿舍里6个人如何相处的,但写到最后变成了5个人,莫名其妙少了一个人,把一篇好端端的文书活生生写成了惊悚小说。我现在想想,都有点瘆的慌。

  比如电影,大家都知道你是在编故事,即使这样,你要是出现情节漏洞,也会让人觉得自己被耍猴了。更别提什么穿帮了,就像你正声情并茂地热吻你的女朋友,情到深处,你把人家刚刚去韩国整好的鼻子给弄歪了。

  张艺谋的《英雄》里,情侣刺客梁朝伟和张曼玉,大步流星往前走,在阿伟的脚下,赫然出现了一部对讲机。雍正帝训斥贪官污吏时,讲到动情处,大手一挥,露出了手腕上的卡西欧电子表。还有个什么古装戏电影,一个家伙被人锁了10年,终于有人来救他了,大哥,我来救你啦。挥剑劈锁,导演还给这把锁一个特写镜头,可是偶仔细一看,这锁根本就没有锁上嘛,这傻逼愣是看了10年没有看出来。

  疫情期间,有一篇报道医护人员奔赴一线的报道,说一个女护士,一大早4点起床,撇下刚出生20天的双胞胎儿子,生下来才20天哦,让老公把她送到4小时车程之外的一家医院上班,然后这个她丈夫送完她后,又开了4个小时的车回到家里。这个时候,双胞胎儿子也睡醒了,用稚嫩的声音问爸爸:妈妈去哪里了。爸爸哄他们说:妈妈出去给你们买棒棒糖去啦。

  相信这个故事本来是真的,大约记者写稿子写激动了,干脆自作主张来段天真的儿语,以增加故事的温情和饱和度。但没有想到,写的太饱了,然后就直接漏气了。

  当然,如果是小说,作为开头,我觉得这样没有问题,甚至悬疑,最后我才告诉你,原来这个女护士还有另外一对双胞胎,7岁多了,甚至,这还可以发展成一篇不错的悬疑小说,或者是描写普通人艰难处境的现实主义小说呢。

  春节期间,哪里也去不了,我把Kite Runner《追风筝的人》的中文版从头到尾,一段一段翻译成了英文,然后和原版对照,这是我N年前很喜欢干的一件事。李继红的翻译很好,有的地方意译的也很出彩,但大约时间仓促,中间个别地方的翻译值得商榷。

  但这本小说本身,最大的一个硬伤,最少是让我比较纳闷的地方是,阿米尔少爷他们家本来在喀布尔是大户人家,根据书中的描述,住的是全喀布尔最大的房子,最少之一吧,父亲的毛毯生意一直财源滚滚,为什么父子二人到了美国后就沦落到要到跳市场摆摊谋生呢?

  即使是小说,你让读者产生疑虑,但最后,你还是要把这个疑虑clear away,否则,这也算是一种情节漏洞吧。好莱坞的电影,有些人物的结局故意不交代,那人家是留着以后拍下集呢。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美本录取中,文书的分量很重,但一所大学最后是否录取你,它考虑的变量很多,文书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有的时候,你就是运气差一点,甚至,你可能比绝大部分被这个学校录取的申请者都还优秀,但人家就是没有要你。

  你要问这到底什么原因呢,我只能告诉你,这世上,不是每一件事情,你都能找到来龙去脉,虽然,它们一定存在。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客服微信:jie5527c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